綠氫的應用?|?取代現有灰氫,合成氨、合成甲醇
發布日期:2023/4/19 Tag:綠氫的應用,希倍優氫能,取代現有灰氫,合成氨,合成甲醇,液態陽光,綠氫,電解水制氫
4月18日,“2023勢銀綠氫產業大會”在寧波隆重舉行!活動主題為共探綠氫“爆發式”增長邏輯。據勢銀預測,2025年綠色可再生氫氣的需求量將達到約120萬噸,2023-2025年的電解水制氫設備累計出貨量預計達到約15GW。
電解水制氫設備出貨量爆發式增長背后的邏輯,究竟是什么?此外,活動開場還拋出了諸多“靈魂拷問”,例如ALK還有巨大的技術進步空間嗎?國內會像國外一樣PEM占據主流嗎?哪些應用場景會最先具備經濟性?……引發行業更多的思考的同時,一起探討綠氫產業的發展方向與戰略布局,以加快產業發展步伐!
蘇州希倍優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王耀輝出席活動,并發表演講,他提出綠氫的應用主要還是在煤化工和石油化工領域。
現場直擊
人類活動排放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氣候變化,已產生一系列嚴重后果,碳中和已成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全球共識。實現碳中和的首要措施是減碳排,面對全球每年高達400多億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何實現快速高效的負排放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巨大挑戰和緊迫任務。
我國作為一個煤炭消費大國,對煤的依賴性較大,從煤炭向可再生清潔能源轉型,綠氫逐步替代現有灰氫的使用將是至關重要的。王耀輝認為,綠氫最大應用場景首先是合成氨,其次還有甲醇等,用煤電做富氧燃燒并捕集二氧化碳進行綠色甲醇制備。第三個應用場景是用煤矸石、劣質煤來做富氧造氣再制備成天然氣,最后將綠氫直接加進去進行摻氫。
隨后,王耀輝出席圓桌論壇環節,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ALK制氫的突破點、如何破局下游供應鏈現狀、ALK電解槽做大的同時如何兼顧安全等問題。
據勢銀預計,至2025年電解水制氫技術將主要應用于交通、化工、煉化、鋼鐵、儲能等領域。綠色氫氣在上述領域的應用可以分為兩個大類:
- 作為能源的載體,例如在交通領域作為燃料電池汽車等相關機械設備的燃料,以及在儲能領域作為儲能的載體。
- 作為工業氣體,應用于石油煉化、化工合成(合成甲醇、合成氨等)、鋼鐵等領域,例如作為化工合成的原料或者鋼鐵冶煉的還原氣體。

其中最大的項目年綠氫規劃產量達到了25萬噸(搭配632臺1000Nm3/h的堿性電解槽)。因此,大型綠色合成氨項目的投產是造成2025年電解水制氫設備爆發式增長的主要原因。